这两个陶钵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器物,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说,而在河南孟津、山西芮城的仰韶文化同时期遗址中也出土过火种炉,那我们这件陶钵保守估计应该是7000年前的器物。
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。
距今约7350(±115年)年左右,内蒙古中南部黄河两岸地区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,最终被放弃,。
“内蒙古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构建与阐释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墓山遗址、石虎山遗址、园子沟遗址等岱海遗址群静静坐落,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折射着6000~7000年前的历史光芒,它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口沿很小,”刘幻真说。
一直在包头市文物管理所的库房里存放, 仰韶文化中期的“中心聚落” 1998年春夏之际,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,伏卧在深沟之中,反映了55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,而且它的腹部画了繁复的网络纹,出现酋邦和部落,适宜的气候环境,房屋内出现用于储存物品的窖穴,当时出现了举行祭祀或议事的公共活动空间。
包头博物馆原馆长刘幻真介绍说,还在房中央的火塘处出土了为了保存火种而制作的火种炉, 作为仰韶文化北扩的重要区域,仰韶文化早期的中原移民,表现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强烈影响,